致謝詞
陶德勳爵代表幾位名譽畢業生致答辭,闡述他對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以還英國經濟盛衰的看法。導致工業革命的重要發明都在英國面世,英國因此成為最先進的國家;到十九世紀中葉,更被譽為「世界工業搖籃」。以領有封地的貴族為主的英國統治階層,在物質上蒙新工業社會之惠,卻不承認工業應受社會尊重。這種態度使英國不能像歐洲大陸一樣,產生著名科技學府,以及一個具有信心和社會力量的資產階級。
工業革命所帶來的財富和閒暇,刺激起了人們鑽硏自然科學,加速了被陶德勳爵形容為「第二次工業革命」的到來,那是使用科學和科硏結果來解決實際問題,尤其是工業、軍事和醫學上的問題。
陶德勳爵指出:就在這個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的時刻,英國自己已播下了經濟衰落的種子,因為英國錯過了善用以新科學為基礎的技術。原因之一是英國敎育的特殊制度,它是為配合精英主義和基本上反工業的社會而設計出來的。當歐美各著名大學的科硏工作向前邁進,各國以新科學為基礎的工業也蓬勃起來的時候,英國便落於人後。英國當時把科學當作是一種業餘的硏究,不贊成科硏與工業(甚至是敎育)掛鈎。當以科學為基礎的技術已為世界開創了一個新局面的時候,英國的敎育制度顯然已不合潮流。雖然新的市立大學嘗努力提高科學和工程學的敎硏工作,但成就有限。不過英國經濟衰落的實際情形,要到本世紀下半期才逐漸表面化,因為兩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和大帝國到四十年代還沒有嚴重解體,因而把經濟衰落的眞象掩蓋起來。
陶德勳爵指出:到了五十年代,英國很多人都已認為英國的敎育制度必須改革,尤其需要更多科學家和工程師。因此,不少新大學便應時而生。可惜英國對高等敎育的政策還是過於精英主義,以致國內的工業仍然缺乏高級科學家、技師和技術員。
由英國的情形陶德勳爵談到港大與香港。港大創校於1911年。跟隨英國市立大學的模式。而港大也跟英式大學一樣,不太注重科技,造成香港發展成為財經工商業中心。不過,過去四分一個世紀香港的輝煌成就,財經商業的出色表現固然重要,製造業的發達同樣居功至偉。香港工業的非凡成就首先是紡織和製衣,其後是玩具和鐘錶,而現在則是電子器材。香港工業發展的轉變,正好與另一個相等於「第三次工業革命」的科技進展相配合,那就是以電子和電算機為本的資訊技術。加上近年來生物科技學的飛躍進步,香港正踏入一個高科技時代。如果要繼續站穩進步的前列,就需要各類受過高深訓練和敎育的人才。
陶德勳爵繼續指出:香港目前正籌劃高等敎育的擴展,一般課程和學額的擴充是不足夠的,深入的改變更加需要;而其中一項,就是在大學和理工學院中發展科技的硏究。目前這方面的經費顯然不足,而改善是急不容緩的。只有加強發展科技硏究,香港才可以在高科技的世界裡闖出前途,才可以在將來配合中國的現代化而掌握到自己發展的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