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始內容
裝飾
李遠哲

第155屆 

學位頒授典禮

 (1998)

李遠哲

名譽科學博士

有限的世界,無窮的希望

副校監閣下、校長先生、各位嘉賓:

今天我們能夠獲得香港大學頒發的名譽學位,確實感到無比的光榮。而由我代表名譽學位的領受人,向香港大學表示衷心的謝意,同時發表一點個人的感想,更屬萬分榮幸。

在人類的歷史上,有幾千年的時間,文化價值的觀念認為人類是自然與宇宙的一部份,所以人類必需與自然和諧相處,實現天人合一的境界。十八世紀後半葉,在歐洲展開的工業革命,為人類帶來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技術進步,也改變了西方文化中的價值觀念,人不再是宇宙與自然的一部份,人類開始想當宇宙的主宰者,征服自然,改造世界,追求物質生活環境的進步成為新的文化價值。

在工業革命與科技進步的基礎上,西方文化從十九世紀開始,成為領導世界潮流的主軸文化,科技發展與工業化、政治民主化、經濟自由化等,是工業先進國的重要指標。除了帝國主義與殖民地式掠奪經濟不值得學習之外,二十世紀以來,許多開發中與未開發國家,莫不以追隨工業先進國發展與成長的道路為目標,總總的作為,可以用「追求現代化」的努力來涵蓋。

工業化或現代化的早期,大自然,無論陸地、海洋或大氣,雖然面臨人類的破壞與污染,但一時並不容易察覺。在過去的兩個世紀,隨著生產力的提昇,能源與其他資源的大量使用,人類的物質生活條件確實有大幅度的改善。相隨而來的是地球人口的急速增加。僅在二十世紀短短的100年內,世界人口便增加了四倍。尤其在最近的幾十年內,科技的進步,交通與資訊的發達,使世界不斷縮小,地球村出現,人類的經濟活動也加速的國際化。

在世界不斷競逐經濟發展與成長之後,大家逐漸發現,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,無論陸地、海洋或大氣,它所蘊藏的資源與能量都是有限的,毫無節制的開發觀念與成長需求,將造成生態體系無可挽救的災難。原來造就人類成為萬物之靈的高度智慧與操縱環境的科技能力,很可能成為毀滅地球與人類生命的劊子手。

最近幾年,人類開始嚴肅的面對臭氧層破壞、酸雨與溫室效應等問題,這些問題在告訴我們,在有限的地球上,人類不可能從事無止境的開發,尤其不能盲目的繼續國際間的經濟競爭,否則生態環境的破壞將導致人類無法在地球上永續生存。

繼蒙特婁公約限制氟氯碳化物的使用,以避免臭氧層破洞繼續惡化之後,去年(1997)十二月十一日,「氣候變化綱要公約」(FCCC)締約國在京都舉行第三次締約國大會,通過了「京都議定書」,決議工業先進國以2010年為目標年,將各國排放之溫室效應氣體(包括二氧化碳、甲烷、氧化亞氮、冷媒替代品HFC、PFC、SF6)削減到比1990年還要少百分之五點二的標準。

在環繞地球的大氣層中,對全球暖化影響最大的「溫室氣體」是二氧化碳,抑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,目的是為了將大氣中人為溫室氣體的濃度,穩定在一個不會危及天氣系統的水平,使生態系統有足夠的時間自然調整適應氣候的變遷,確保糧食生產不受威脅,並使經濟發展轉變為永續發展型態。

各種經濟活動及現代化生活都需耗費能源,工業先進國在未來十年左右,必須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,降低到低於1990年排放量的水平,已經是一項極大的挑戰;如果開發中國家仍舊一味的追求經濟發展,即使開發中國家將來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只增加到1990年工業先進國的人均排放水平,也遠遠超過地球所能容忍的極限,那麼人類恐怕只有走向毀滅一途。

非常矛盾的是,以溫室效應的理由來限制開發中國家追求歐美式的物質生活,就如同允許先進國的人民每人可以擁有兩部車子,但開發中國家卻連大巴士也不能坐。雖然京都議定書已經定案,但如何具體執行,將是人類社會的一大考驗。

無論如何,從這裡我們得到最好的教訓是:歐美過去發展的模式,絕不是全世界所有人類都應追隨的永續發展方式,如果我們仍然以為地球是「無限的」,歐美國家還是像以往一樣,在資源與能源的高度消耗下急速邁進,那麼許多發展中的國家將很難在短期間趕上。換句話說,在「有限的」地球上,開發中以及低度開發的地區與國家,如能配合各自不同的生態與環境,尋找適合自己,也有助於全球永續發展的路子,那麼他們走出來的新模式將是全人類向前發展的指標。

我們擁有的是一個資源與能源、陸地、海洋與大氣都有限的地球,我們面對的卻是充滿巨大困難與挑戰的世界。困難與挑戰,正是無限生機與希望的所在。我們所需要的,是大刀闊斧的從事各種改革與努力,以及教育我們的下一代,讓他們認真的面對人類必須共同解決的重大課題。

我一輩子從事科學研究的工作,在科學的領域裡人類已學會「分享」,科學家都相信,科學研究累積的新知識是屬於全人類所共有。但在目前的世界裡,當有人把科學的智識轉化為技術,再進一步把技術應用到社會生產上,於是成為國際間經濟競爭的利器,科學知識就無法供人類分享。隨著世界經濟與資訊的高度國際化,如果國家與國家之間,能夠在科技力量的支持下,逐漸以合作方式解決「人類共同面對的問題」,來代替經濟發展的競爭,那麼我們必須解決「科學」與「技術」之間的「分享」與「不分享」的矛盾,也只有當人類學會共同支援並分享「科學」與「技術」的創新與成果時,我們才會看到一個真正永續發展的地球村,這將標示著人類生命共同體新紀元的開始。

讓我們共同努力,在這有限的地球上,追求無窮的希望。

裝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