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置水庫:採用嶄新方法創先河
位於百周年校園選址的鹹、淡水水庫,數十年來一直服務鄰近地區居民。現時,鹹水庫貯存於兩個混凝土水庫內,供應食水的淡水庫則藏於地下水庫。百周年校園的發展,同時亦為地區提供提升供水設施的機會。
「可持續發展」一直是港大發展百周年校園的其中一項重要的規劃原則。這項原則成為港大在規劃鹹水庫初期設計的重要考慮因素。整項搬遷工程,不但要確保在工程階段符合環保標準,當重置工程完畢後,港大希望新建的水庫上蓋能為社區人士提供一個優美的休憩地方,以實踐港大以新校舍為西區「城市綠洲」的願景。
選址鄰近龍虎山郊野公園,極具生態價值。有見及此,港大的項目小組聯同多名專家及顧問,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,認為採用傳統的重置方式搬遷水庫,需要大幅削去山坡,並砍伐大量樹木,極不符合環保與美學的要求。 故此,在環境保育的大前提下,港大決定採用一個嶄新的水庫重置方法,即以「隧道」方式重置鹹水庫。這方法除了可將環境與視覺上的影響減到最少之外,更能把對現有植物和生態的滋擾減至最輕微。
事實上,世界各地已有不少地方採用上述方法重置水庫,不過,有關技術可謂首次應用於香港的水務工程。「隧道」內將建有兩個相接連的鹹水庫,並將採用非爆炸性的方式開鑿山洞。
整項水庫重置工程完成後,新的鹹淡水庫將移交水務署負責運作。
|